新莆京app电子游戏(中国)有限公司

学院新闻
热点文章
 
当前位置: 新葡亰8883ent欢迎您>>学院新闻>>正文
  • 喜报:我院计算物质科学团队在权威期刊Small再发高级别学术论文
  • 发布时间:2022年10月12日 10:13 作者:刘钰莹 点击:[]
  • 近日,我校新莆京app电子游戏计算物质科学团队孙运祥副教授及童朝晖教授携手Clemson大学丁锋教授,在纳米材料领域权威期刊《Small》(IF:15.153)上发表了题为“Molecular Insights into the Self-Assembly of Block Copolymer Suckerin Polypeptides into Nanoconfined β-Sheets”的学术论文,宁波大学为第一单位,孙运祥副教授和Clemson大学丁锋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,2020级硕士研究生刘钰莹为论文第一作者。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No. 11904189)的支持。

    鱿鱼环齿(Suckerin)聚合物自组装材料所展现出的优异的热塑性、敏感的pH 响应性、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,使其在药物输运、3D打印、人造组织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。Suckerin是由两种不同氨基酸序列模块交替排列形成的嵌段多肽共聚物:富含丙氨酸和组氨酸的M1模块和富含甘氨酸和酪氨酸的M2模块。揭示Suckerin的自组装机制,不仅有助于推动Suckerin嵌段多肽共聚物组装材料在纳米科技和生物医学中的应用,也会对未来新型仿生多肽纳米智能材料设计提供理论指导。

    该研究利用快速离散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,探究了Suckerin嵌段多肽的聚集动力学过程和相行为,揭示了Suckerin嵌段多肽共聚物的自组装分子机制。该研究发现:M1多肽模块β-sheet结构倾向性强但热稳定性差;M2多肽模块聚集倾向性强但结构有序度差;M1和M2聚集倾向的差异性使得Suckerin嵌段多肽产生“微相分离”组装复合结构体,聚集倾向性更强的M2模块会塌缩成柔软的“分子胶”,M1则被限制在M2分子胶簇的周围以β-sheet形式存在。富含甘氨酸和酪氨酸的多肽模块不仅存在于Suckerin嵌段多肽共聚物中,也在蜘蛛丝、蚕丝、贻贝足丝等嵌段多肽共聚物有广泛分布。该研究表明:富含甘氨酸和酪氨酸的多肽模块除了起到连接、间隔的作用之外,还能通过“微相分离”形成“分子胶”驱动嵌段多肽共聚物的自组装;Suckerin嵌段多肽共聚物的自组装分子机理的揭示,也有助于推动Suckerin嵌段多肽共聚物的广泛应用和新型仿生多肽纳米智能材料设计。


    3D009

    1.  M1M2模块在275K的组装体构象分析。M1自组装分子结构呈现出高度有序延展β-sheet结构,M2则受疏水相互作用驱使塌缩成紧凑无序结构。


    A4734

    2. M1-M2-M1M2-M1-M2嵌段共聚物在275K自组装动力学过程。M1M2模块聚集能力的差异性使得M1-M2-M1M2-M1-M2嵌段多肽共聚物自组装成“微相分离”复合结构体。M2模块塌缩成柔软的“分子胶”,M1模块以β-sheet结构形式被粘附在M2“分子胶”周围。


    论文链接:https://onlinelibrary.wiley.com/doi/full/10.1002/smll.202202642




    上一条:学校召开巡察新莆京app电子游戏党委进驻动员会 下一条:新莆京app电子游戏成功召开2022学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会议

    关闭